过去的岁月里,中国军事史上涌现了许多卓越的将领,而许世友将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以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军事才能,在中国军史上写下了辉煌而厚重的一页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他的儿子许援朝同样在军旅生涯中展露锋芒,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出色才华,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。如今,许援朝已成为一名官至少将的军官,身着整齐军装,风采翩翩,英姿飒爽。
许世友与其两任妻子育有七个子女,四女三男。长子许光是他与第一任妻子的唯一孩子,而其余六个孩子则都是与最后一任妻子田普所生。最小的女儿出生时,皮肤白皙细嫩,令许世友十分疼爱。恰逢当时国家正大力推进经济建设,全国上下掀起了贸易发展的热潮,因此他给小女儿取名“许经建”,这个名字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男性化的力量,充分体现了许世友浓烈的爱国心。长大后,这位小女儿因各种原因改了名字。
展开剩余88%许世友的子女们大多在军人家庭的熏陶下成长,成年后几乎没有考虑过其他职业道路。小女儿许经建也计划成为一名军人。但正值国家经历十年动乱,许世友十分担忧女儿会因家庭背景而遭遇不公或伤害。尽管如此,这些子女即使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,也从未动摇过作为军人的信念和职责。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夜的思考,许世友最终同意了女儿的从军决定。
许经建觉得自己既不从政也不经商,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合适。妻子田普看着丈夫满脸疼惜地望着女儿,深知他多年的心事,便提议:“要不叫她‘小兵’吧,做个安稳的小兵,一生平安。”接着又说:“让她随我姓,叫田小兵。”许世友点头认可,最后小女儿随母姓田。
许援朝的名字来源于许世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不久的出生,这也象征着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印记。许世友从未想着为子女铺路,当他权势达到顶峰时,曾有不少人试图通过他的影响力为子女谋取便利,但都被他坚决拒绝。即便退休后,他依然坚持公平公正,不愿为子女开任何后门。
许世友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对子女教育的严苛和自然放任。以长子许光为例,他出生于战乱年代,跟随父母经历了许多艰苦日子。由于父母身为军人,几乎没有时间照顾他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许光才逐渐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。许世友曾掌握极大权力,甚至能左右军区干部的升迁调动。然而,许光自1950年参军多年,却始终停留在副团级,远未达到应有的军阶。
许光见到同期入伍的战友们纷纷晋升,心中难免失落。虽然多次想向父亲提起此事,但他十分了解父亲的性格,不敢轻易开口。许光的军衔迟迟未变,很大程度上源自父亲的顾虑。有一次,他终究忍不住表达了晋升的愿望,许世友严肃地批评他说:“你受过多少次伤?参加过几次敢死队?为人民做了什么伟大贡献?”看到儿子惭愧的神情,他又拍拍肩膀,语重心长地劝道:“踏实学习,老老实实干活,无论在哪个岗位,都是为人民服务。”
作为开国元勋,许世友去世时,子女们多数只是团以下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,没有一个借助父亲的威望走捷径当上高官。他对子女严格要求,从不为升迁开口,也从未像有些老同志那样“忙活”子女事务。在三个儿子的军政生涯中,最有成就的是小儿子许援朝。
许世友身为政治局委员、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,掌管千军万马,家庭中也严肃如军队。他的六个子女组成了“童子军”,在非上学日都要像军队一样早起训练。兄妹们按照身高整齐排队,许世友站在前方,仿佛面对的是士兵而非子女。他的严肃军人气质令人不敢造次。许援朝和兄妹们虽是年幼的孩童,但也丝毫不敢调皮捣蛋。尤其作为男孩,许援朝深知若惹父亲生气,将面临“爱的教育”。
许世友会用军队口号带领孩子们练习立正稍息等动作,动作规范严谨。训练最后是跑操,男孩们轻松奔跑,而最小的妹妹许经建腿短体力弱,每次都被抛在后面。此时,父亲的温情显现,他会陪着幺儿小碎步跑,轻声鼓励:“加油,坚持住!”突然,他大声下令:“立正,全体向后转!”随即喊道:“向前跑步走!”结果许经建变成队伍第一,兴奋地大喊:“我跑第一啦!”许世友和兄弟姐妹们也跟着笑开了怀。
在将军父亲的严谨教导下,子女们对军人职业有天然的亲切感,尤其三个儿子,对军人身份充满深厚向往。许援朝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,因此他常随父亲习武强身。但毕竟是孩子,也有调皮的时候。一次许援朝和哥哥许建军玩耍被父亲撞见,许世友毫不客气,直接将两人提起处教训,拳头落下许援朝哭声大作。母亲田普心疼急忙阻止,但无力拦下丈夫,最终请来门外警卫才制止事态。
此后,许援朝兄弟俩比姐姐妹妹们都更懂事听话。尽管如此,许世友曾坦言,最亏欠的是大儿子许光,最操心的是二儿子许建军,而最放心的反倒是小儿子许援朝。
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人,许世友果断让他们独立生活,不允许“啃老”。大女儿许丽热爱文艺,从小擅长唱歌跳舞,最终去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当文艺兵。其余兄妹大多从军,但分属不同军种和军区。两个小女儿服役后,去了艰苦的大别山区守卫边疆。看到兄妹们纷纷奔赴各地,许援朝决定留在南京军区,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。
许援朝生于军人世家,从小接受父亲严谨的军事教育,继承了父亲的血脉和军事天赋。虽工作地点就在南京,许世友依旧坚持“你们都大了,要自立门户,自己生活!”但因地理靠近,许世友晚年患病时,许援朝成为最主要的照顾者。退休后的许世友住在南京中山陵8号,旧伤病逐渐复发。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医护人员建议立即送医院抢救。
许世友个性刚强固执,身边工作人员深知难以说服他。最终决定转院需征求家属同意。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在南京的许援朝,许援朝赶到病床前,心痛难抑。南京军区总医院派出专家组成特别医疗小组进驻中山陵8号,对许世友进行精心救治。可惜1985年10月,许世友因病医治无效离世。小儿子许援朝陪伴父亲度过了生命最后阶段。
1983年,部队推行年轻化政策,当时许援朝在南京军区机关担任参谋。一批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担任处长岗位。以许援朝的表现和能力,本有资格升任处长,但许世友从未为儿子开后门,更没有示意过身边工作人员帮忙。父亲去世后,许援朝凭借自身实力,逐步从副处长、处长到副师长,直至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。
2009年,江苏省军区司令员陈一元少将因退休离职,接替他的正是许援朝。在授职当天,平时低调的许援朝首次公开露面,穿着军装,气宇轩昂,英姿飒爽。作为许世友将军之子,他肩负沉重的责任和期望,不仅继承父亲的遗志,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实力与价值。他始终以身作则,忠于军人职责,热爱部队和士兵。
许援朝的成就绝非仅靠父亲背景,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铸就。他的军装和挺拔风采,象征着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无畏勇气。不论未来走向何方,许援朝的名字必将在中国军人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,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和典范。
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幼子许援朝,现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