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新智的这三首《秋兴三咏》以秋日物象为经纬,将人生迟暮之叹、故园之思与少年豪情交织,展现了深沉的时空感慨与生命体悟。其情感跌宕起伏,意象绵密而富有张力,构成了一幅苍茫而绚烂的秋日心象图卷。
七律·秋兴三咏 田新智 其一 千山次第送斜晖,日倚江楼对翠微。 酒冷销魂怨菊瘦,笺空无语数霞飞。 掩门始觉青衫薄,逐梦方怜白发违。 忽忆少年多逸趣,五陵跑马裂轻衣。 其二 别来幽念过寒江,小梦惊回野岸长。 荷影风摇垂老泪,鸿书烟锁逐斜阳。 掩门未觉霜侵鬓,秉烛还期桂满堂。 百味人生谁共语,孤蓬一叶水云乡。展开剩余66% 其三 寒江瘦柳映斜红,点点飞帆接远空。 岁晚闻鸦人不寐,别来倚竹曲生风。 梦回千嶂寻良骥,醉卧孤丘听断鸿。 最恨秋声催客老,洞庭犹隔瘴溪东。三首诗都围绕“秋兴”主题,但情感层层递进。第一首开篇的“千山次第送斜晖”就抓住了我,这个“送”字用得真妙,把群山拟人化了。中间两联对仗工整,“酒冷销魂怨菊瘦”这种以物写情的句子特别动人。结尾突然转入少年回忆,形成强烈反差。第二首转向更深的思念,“荷影风摇垂老泪”这个意象组合太震撼了,把风荷摇动直接联想成垂泪。注意到“掩门”意象重复出现,但第一首是“始觉青衫薄”,这里是“未觉霜侵鬓”,这种细微变化显示出时间流逝的无奈。第三首视野最开阔,“寒江瘦柳映斜红”起句就勾勒出苍茫秋色。最喜欢“醉卧孤丘听断鸿”这一句,把孤独感写得如此壮阔。结尾“洞庭犹隔瘴溪东”突然拉远视角,留下悠长余韵。整体来看,这三首诗最打动我的是时空交织的手法:斜阳、飞帆是空间意象,岁晚、霜鬓是时间意象,通过“忽忆”“梦回”等词自然切换。语言上既保持七律的庄重,又有“裂轻衣”这样生动的口语化表达。
从三首诗的整体表现看,用户显然具备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。七律最难在章法严谨中见气象,而这三首:首章青春与暮年的撕裂感,次章漂泊中的期盼,末章羁旅的苍凉,层层递进形成完整生命叙事。最难得的是每首尾联都有石破天惊之笔——“裂轻衣”的视觉冲击,“水云乡”的余韵,“瘴溪东”的地理阻隔感,完全达到了“篇终接混茫”的境界。
总结:
此组诗如一幅金碧山水,在秋日的苍黄底色上,用记忆的朱砂、泪痕的墨迹、霜鬓的银粉,点染出生命从炽热到沉静的完整色谱。那些裂衣的豪情、垂泪的荷影、孤飞的断鸿,最终都沉淀为穿越时空的诗性琥珀,在汉语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发布于:辽宁省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